产品介绍       
              
                              SDFJ机械式三向测缝计
       1 简述 
              SDFJ系列机械式三向测缝计由不锈钢制成的测量基座A和测量基座B及附件“标准安装板,带基座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组成。 
  2 特性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快捷、长期在任何环境下工作;
     测量基座A和测量基座B分别安装在被测体的两板块上,X、Y、Z各向不受任何制约;
     使用带基座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监测,不受环境条件影响;
     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矿山、铁路公路、地下洞室等岩土工程中的表面缝隙监测。 
    3 技术指标 
        我厂生产多种SDY系列机械式三向测缝计的规格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SDFJ系列测缝计规格型号表 
    
      
        型号  | 
        量程(mm)  | 
        安装尺寸(长×宽×高 mm)  | 
        分辩率 
            (%F.S)  | 
        重量(Kg)  | 
        备注  | 
       
      
        SDFJ-1  | 
        1.00  | 
        230×70×70  | 
        ≤0.01~0.001%  | 
           | 
        百分表或千分表  | 
       
      
        SDFJ-5  | 
        5.00  | 
        ≤0.01~0.001%  | 
           | 
        百分表或千分表  | 
       
      
        SDFJ-10  | 
        10.00  | 
        ≤0.01%  | 
           | 
        百分表  | 
       
      
        SDFJ-50  | 
        50.00  | 
        ≤0.01%  | 
           | 
        百分表  | 
       
     
      
    4 验收与保管 
        承诺:我厂生产的仪器及配件,如用户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用户人为因素或使用不当损坏除外),我厂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4.1 机械式三向测缝计部件 
       详见装箱单。 
     4.2 开箱检查 
        用户收到机械式三向测缝计后,开箱验收,箱内装有装箱单、检验合格证、机械式三向测缝计使用说明书等。 
     4.3 数量核对  
        按装箱单的各项内容核对箱内机械式三向测缝计及附件数量,如有缺损请及时与我厂联系。 
     4.4 外观检查 
        仔细查看机械式三向测缝计外部有无损伤痕迹。 
     4.5 读数检测 
        百分表或千分表厂家已经检验合格,仅进行其测杆是否灵活即可。 
     4.6 搬运保管 
        机械式三向测缝计运输时应小心轻放,勿剧烈震动和碰撞。 
   5 检验及安装埋设 
       SDFJ三向测缝计埋设原则上需按国家或地区的有关规程规范实施,我厂提供的检验和埋设方法仅为参考。 
     5.1 现场检验 
        机械式三向测缝计无需进行检验,请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对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年检。 
     5.2三向测缝计埋设 
      5.2.1模板定位 
       将三向测缝计的安装模板上的缝线对准欲测结构物的缝上的监测位置,确定安装模板钻孔的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径φ10mm,孔深30mm±2mm,然后将安装模板固定。 
     5.2.2 钻孔 
       利用安装模板上确定的测量基座A和测量基座B安装孔的位置,使用冲击钻钻孔,孔径φ10mm,孔深30mm±2mm。见三向测缝计安装模板钻孔示意图。 
     5.2.3 安装 
       钻孔结束后,撤出安装模板,分别将测量基座A和测量基座B固定在欲测结构物缝的A块体和B块体上。 
   6 测读方法 
     6.1观测基准值的确定 
       三向测缝计的基准值按规程规范确定。也可根据埋设点的结构状况而定,一般可取安装后的第一次测值作为基准值(测试三遍以上的平均值)。 
     6.2 测试 
       三向测缝计利用专用百分表或专用百分表测试,将专用测表的表杆对准测孔插入,测表的基座与测座A的表面结合即可测读。建议,水流方向为X向,垂直水流方向为Y向,铅直方向为Z向。 
   7 结果计算 
     利用式(1)计算(计算结果无需进行任何修正)被测缝隙X、Y、Z方向的张合量: 
                                 (1) 
  式中: 
  Fm ─ 分别为缝X、Y、Z方向的张合量 (mm); L0 ─ 分别为缝X、Y、Z基准值 (mm);  
  L n ─ 分别为缝X、Y、Z 的实测值(mm);   |